“異寵風”興起?不是什么動物都能作為寵物 | 人民銳見 隨著寵物經濟發展,寵物市場不再只是犬貓的天下,以蛇、蜥蜴、壁虎為主的爬寵收獲了不少人的青睞,羊駝、鸚鵡、蘆丁雞等動物也逐漸走進私人飼養者的視線。社交平臺上…
“異寵風”興起?不是什么動物都能作為寵物 | 人民銳見
隨著寵物經濟發展,寵物市場不再只是犬貓的天下,以蛇、蜥蜴、壁虎為主的爬寵收獲了不少人的青睞,羊駝、鸚鵡、蘆丁雞等動物也逐漸走進私人飼養者的視線。社交平臺上,不少發布“異寵”相關內容的博主粉絲眾多。不過,近段時間在多地出現的“怪魚”鱷雀鱔,引發了公眾對飼養異寵背后風險隱患的關注和重視。異寵種類繁多,飼養異寵的原因也呈現出多樣性、個性化等特征。有人認為相比貓狗,爬寵更安靜省心,有人看中了龍貓、蜜袋鼯等給飼養者帶來的視覺滿足感、心理撫慰感。還有人飼養壽命較短的甲蟲,觀察并記錄幼蟲、化蛹、羽化、蟄伏等生命循環過程,樂在其中。不過,也有一些人出于獵奇、跟風的心態飼養異寵。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一份報告提到,近半數的異寵初次購買者幾乎沒有花時間研究自己購買的動物,既不了解寵物的來歷,也不清楚它們需要的環境。這樣的態度很可能導致寵物一旦沒達到飼養者心理預期,比如“不親人”“味大”“難養”等,就會被棄養,進而衍生一系列的次生風險。顯然,不是什么動物都能作為寵物。一方面,異寵未經過人類長期的馴化,一些仍具有攻擊性,對人的生命安全存在潛在威脅;另一方面,某些異寵攜帶的寄生蟲、細菌和病毒,可能給飼養者帶來健康風險。還要看到,不少賣家沒有相關資質,打著售賣異寵的幌子非法販賣野生動物,其中不乏非法入境的外來生物。消費者如果購買了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即便是作為寵物飼養,也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正因如此,對于部分來路不明的所謂“異寵”,消費者更要保持謹慎、擦亮雙眼。飼養異寵不僅關乎個人喜好,更關乎生態安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公報顯示,目前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對農林業生產安全、糧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尤其是一些獵奇的寵物愛好者從國外非法網購的國內沒有自然分布的新奇異寵,不僅可能攜帶動植物疫病疫情,而且由于沒有天敵壓制,一旦逃逸或被遺棄極有可能破壞生態系統。以鱷雀鱔為例,其進入戶外水體后會大量捕食本土水生生物,可直接導致本土魚類等水生動物種群急劇下降甚至滅絕,危害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由此可見,異寵行業潛在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不容小覷,防范工作不能大意。規范異寵市場,監管不能缺位。目前,異寵的購買渠道主要是線上。電商平臺需守土有責,對從事相關交易的商家有針對性地跟進與完善審核流程與違規懲戒機制。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非法捕獵和走私的打擊,加強對網絡交易平臺和社交平臺的監管,清理、過濾、刪除涉及野生動物違法交易的信息;加強對物流行業的監管,防范檢疫證明缺失和違規運輸。加強源頭管理、凝聚多方合力,建立健全對入侵物種的全方位防御體系,才能有效應對生物安全新挑戰。沒有需求就沒有非法販賣,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喜愛成為傷害。消費者切不可盲目跟風、隨意購買、任性棄養,在決定養異寵之前,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是否足夠了解想養異寵的習性?賣家是否有完善可靠的資質?寵物生病了去哪里救治?是否有時間和精力長久地陪伴?充分了解、理性決定,才是對生命負責的態度。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津東方立場!本站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明示、暗示和承諾,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津東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并致力于保護原著版權以及相關的知識產權,所轉載文章均注明出處,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添加客服微信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如需轉載本文,請在顯著位置注明出處(津東方網站,以及文章鏈接):
http://www.buxbos.com/read/ca/8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