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更加便利、舒心的養老環境——推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② 設置家庭養老床位,滿足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需求;探索醫養結合,看病更方便;創新業態,不斷豐富老年人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健身休閑等服務……近年來,各地持…
營造更加便利、舒心的養老環境——推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②
設置家庭養老床位,滿足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需求;探索醫養結合,看病更方便;創新業態,不斷豐富老年人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健身休閑等服務……近年來,各地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越來越多老年人享受到了更精細、多元的養老服務。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我國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7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聚焦老年群體“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正加快構建,養老服務供給更趨優化。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養老床位總數比2012年底的416.5萬張翻了近1番。養老機構服務越來越規范,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普遍開展,進一步提升了養老服務的可及性、便利化。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建設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任務更加艱巨繁重。能否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三大體系,更好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關系到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質量。我國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充足的人力資本、歷史悠久的孝道文化,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解決好人口老齡化這一重大課題。加快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統計顯示,我國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從建設老年食堂,吸引多方支持開展養老助殘服務,到上線“時間銀行”小程序,統籌志愿服務促進互助養老,近年來,各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推進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向社區、家庭延伸的專業機構服務,可以精準對接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即便是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在家也能安享幸福晚年。加強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加大適老化升級改造力度。因為疾病或身體機能退化,一些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生活中多有不便,出門辦事也會遇到字看不清、行走不便等困難。對居住環境、公共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是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必然舉措。目前,全國多個城市都在推進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對符合要求的困難老人、無子女老人、獨居老人等,給予一定的改造補貼。而在公共場所適老化改造方面,無論是在線下增設“老年人優先”窗口,配備敬老專座,還是在線上開發“關懷模式”方便瀏覽,各地根據老年群體特征,正在精細化完善城市公共設施。讓社區養老更舒心,讓老年人辦事更方便,幫助他們更好融入數字社會,老年人才能感受到更多社會的美好與溫暖。人口老齡化,是挑戰也是機遇。鼓勵子女給予父母足夠的關心和關愛,不斷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的照護服務能力,進一步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我們一定能為老年人創造更加便利、舒心的養老環境,讓養老服務變得更豐富更有質量。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津東方立場!本站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明示、暗示和承諾,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津東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并致力于保護原著版權以及相關的知識產權,所轉載文章均注明出處,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添加客服微信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如需轉載本文,請在顯著位置注明出處(津東方網站,以及文章鏈接):
http://www.buxbos.com/read/ca/89906.html